五四青年说——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系列活动

时间:2019-05-07


    百年传承,今日到我,激荡未来,壮志在我,青春万岁,强国有我!为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9年5月1日至5月4日积极开展“百年五四 · 青年说”线上征文活动,吸引实验室青年学生积极参与。
赵鹏程:薪火传百年,青春正当时。弱国外交掀起五四风雷,革命先驱前赴后继点燃星星之火,以燎原之势建立新中国,改革开放巨龙腾飞神州,新时代下再谱华章。沧桑百年,磨砺百年,初心不忘,勇往向前。青春正美好,奋斗在此时,力争向上向善,接力百年薪火,绽放时代活力,实现伟大复兴。
王继贇:一百年前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运动。中华民族的崛起就是从1919年那个5月4日踏上征程的,那是一场民主科学、改革创新、爱国进步的运动。一百年后的今天,中华民族实现了由站起来到富起来的的伟大跨越。作为青年大学生,我们要继续传承五四精神,做六有大学生,为实现两个一百年而不懈奋斗!
曹会琦:2019年5月4日越来越近,遥想一百年前,当广大热学青年学生和工人对“强权战胜公理”愤懑控诉的时候,何尝不是旧中国完美的诠释了所谓“弱国无外交”。如今,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并在强起来的路上无畏前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加强对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研究,激励广大青年为民族复兴不懈奋斗”,百年传承,今日到我;激荡未来,壮志在我;青春万岁,强国有我;青春心向党,让我们建功新时代!
陶尚青: 青年时节,风华正茂,年华尚好!
         叹韶华易逝,青春该如何绽放?
         梦想应是青春之路上的启明灯,
         以梦为马,驰骋青春之场。
         不能高翅展,枉却少年郎!
         一九一九,热血青年荣光照四方。
         居安当思危,传承永不停。
         铭记五四,奋力强国!
程凯歌:穿岁月峰头,伴历史云烟,今天我们迎来了五四一百周年纪念日。今天的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和平的年代,我们享受着先人给我们创造的生活。我们正处在美好的青春时期,我们应该珍惜前任留给我们的机会,充分的利用每一分每一秒,去追求最美好的境界。我们要不断地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完善自己,去更好的奉献自己。铭记历史,把握当下,青春无悔!
张可: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光阴似箭、斗转星移,百年时光弹指一挥。此刻站在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重要节点回顾过往,百年前那群爱国热血青年的摇旗呐喊依然清晰可见。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五四运动的中华好儿女为拯救身处苦海的中国人民奋不顾身,为打倒黑暗腐朽的帝国封建主义抛洒热血。历经百年风雨五四精神分毫未减,作为民族复兴的脊梁,当代青年更应前进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以昂扬向上的朝气和锐气负起国家重担,让五四的跫音传遍华夏!
赵然然:1919年5月4日由青年学生发起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我国近现代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五四爱国运动距今已有100周年,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我们要努力发扬这种爱国主义精神,秉承民主和科学的五四精神,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刘玉川:五四运动已近过去整整一百年时间啦,这一百年里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半封建半资本主义国家,转变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强的社会主义国家,如同几代领袖所预想的那样,我们从站起来到富起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举步维艰却铿锵有力。在宏伟的国家蓝图下,广大青年始终能够找到自己的时代责任感,把握机遇,迎接挑战,继往开来。也必当牢记初心,不忘使命,为中华民族复兴奋斗终身!!!
贾顿:总有一群人,在黑暗的时候敢于高举真理的火把,总有一群人,敢在国家山河飘零的时候挺身而出,就是这样的一群人,铸就了中国美好的今天和灿烂辉煌的明天。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八个字书写了青年身上铮铮傲骨和中国脊梁的不屈精神。国之疆土,寸不容失。国之主权,分寸不让。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铸就了祖国今日的强盛和繁荣,而明日,新一代的青年人,将会继续高举爱国的火把,书写祖国的新篇章!
尚志刚:历史长河滚滚,弹指一挥间,1919年五月间那场声势浩大的学生运动已经过去了100年,但是今天,当我们再次回望历史的峰头,它仍然值得被铭记着,仍然鼓舞着我们青年学生。此时此刻,我由衷地赞叹百年前青年学生们高尚的家国情怀,深刻地认识到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习近平主席曾经在一场活动中引用了一句古语:“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不论世间万物,都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要找到适合发展的道路,我们也一样,要眼观大局,知道社会历史发展的动态和走向,要在国家、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做国家发展的建设者,做时代进步的领航人! 
姜宁:一百年前,当民族存亡于旦夕时,他们义无反顾,挺身而出。岁月流逝,事迹传颂……“五四”精神的真谛是爱国精神,是一种对祖国对人民无限赤诚,对历史对社会勇于奉献的精神。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新青年,我们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把艰苦环境作为磨炼自己的机遇,把小事当做大事干,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何迁迁:一百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热爱祖国、积极创新、探索科学。在新时代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则是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习近平总书记曾讲过,“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在人生的黄金时期,青年要踏实打好学识基础,格物致知,增强本领,才能“学成文武艺,报效祖国和人民”!
芮雪:2019年5月4日,我们迎来五四运动革命100周年,这一百年来,中国一天天强大起来,今日之中国,到处是和谐发展的蓬勃场面,作为一名新时代背景下的研究生,把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才能大有作为。少年周恩来那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深深烙印在我心中,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虽然已不像少年周恩来说这句话的1911年那般动荡,但我也应该立鸿鹄之志,树立为国家发展做贡献的远大志向,踏实勤勉。
龙玟蒽:当代青年要做一个沉得下去的人,尽管有时会感到困惑和茫然,但是要相信,当下所做的付出都是在不断的积累自己,岁月终将会给予你更好的自己。不要为一时的困难而痛苦不堪,也不要为一时的成就而洋洋得意,把自己沉下去,任凭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我自不断努力的过好每一天。
李小曼:又到了春光明媚的五月,又到了百花齐放的季节。在这铮铮向荣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五四青年节”一百周年纪念日。100年前烧起的那团火,明亮,耀眼,却生生不息,它唤醒了沉睡的雄狮,激励着中华民族在风风雨雨中走过了一个世纪,推动着我们奋勇前进的步伐。
“百年传承,今日到我,青春万岁,强国有我”,作为青年的一代,我们享受着前一代人艰苦奋斗的成果,更应该学会开创自身的天地,争做时代的先锋。我们应该坚持着爱国的信念,勇往直前,用知识与汗水来迎接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为祖国发展奉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曹隽达:每个人的青春都是匆忙的,在迷惘与疑虑中思辨着前进。处在信息爆炸时代的我们,更是卷入了泛娱乐化的潮流。比起上一代人,物资的匮乏不再是生活的压力,精神的愉悦成为了每个人的追求。如何完成自我价值的实现,如何规划未来的人生,是青年人正在面对的问题。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让青年人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拥有合理的奋斗目标,决定着国家向何处去,支持着中华的复兴,与民族的兴荣。每个青年,都应从五四精神中学习,在祖国前进的征途中绽放。
白欣雨:我眼中的新青年
      百年之前,有这样一群青年人为唤醒人民的意识引起风雷;百年之后,又是一群青年人为国家的富强勤奋学习。变的是时代,不变的是青年的热血,而新时代又向新青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我们奋斗的方向。
经济全球化让国家与国家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国家的未来在我们青年人的手里,我们应该做到:
     1.志存高远,做有抱负有理想的新青年。
     2.勤奋学习,做有扎实专业知识的新青年。
     3.帮助他人,做有爱心善良诚实的新青年。
     我们都是新青年,都应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奋发努力,为国家的富强而努力!
张平:今年将迎来五四运动的一百周年的纪念,现在回看那时的风采,依然能从中感觉到那滚烫的鲜血。百年前的中国如同风雨中将倾的大厦,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深深爱着国家和民族,奋力抗争,他们就是中国的青年,理智而有血性。对于当代的我们,见证了和平与繁荣,但我们依然要用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书写壮丽人生,因为中国的青年不仅仅是一个人、一群人,而是一代代人。
付艳晴:100年前的五四运动是以一批青年学生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由此诞生的爱国、自救、进步、科学、民主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在祖国大地上传承、积淀和发展,不断激励着我们新一代青年奋发图强、勇攀高峰,立志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牢记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树立理想,立志报国。
王文佳:100年前以青年学生为主的五四运动彰显了勇立潮头的责任和担当,五四的火炬生生不息代代相传,100年后的我们应当思考在新的时代我们如何肩负起自己应有的使命和担当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学校的我们,拥有着良好的教育资源,我们能够紧抓科技前沿,静心思考研究推动科技创新,为祖国科学事业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我们能利用寒暑假的时间,投身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以多样的形式助力社会建设;我们可以团结聚集身边更多的青年相互学习,打开自己的思维和认知,共同为建设美好祖国献言献策……传承五四精神将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落到实处的每一份努力,是我们每一个在校青年应当肩负起的最光荣的使命。
汪亚龙: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永不过时,所创造的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精神永不过时。五四运动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爱国救亡、民主科学、文化启蒙的五四精神是宝贵精神财富。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五四运动中坚力量的青年学生,我们要传承五四运动精神,不断改革,锐意进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梁晨:恰逢五四运动一百周年,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我们要了解五四运动,传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因为它是热血的,是蓬勃向上的,无论多少时光过去都在散发着光芒。在国家迈入新征程的现在,我们青年更应该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积极进取,脚踏实地,承担属于自己的一份责任,把满腔爱国热情化作刻苦学习的实际行动。五四运动虽已离我们远去,但五四精神永存我心,弘扬五四精神,我们始终践行着。
李梦婕:一句“少年强则国强”,梁启超先生振奋了华夏青年。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总理点燃了青年胸中的一团火。珠玉在前,吾辈亦当承其衣钵砥砺前行,求真惟实,路上呼朋引伴,共赴一相盛会,需知一船独行不算风暴,千帆竞发,才能显示大海的壮阔。
卢启钊:百年岁月,转瞬即逝。可是令我们难以忘却的是那段历史,那段满怀着一腔热血的青年为祖国前途奔走,呼喊的历史。
      一国之希望,全寄托与青年人的身上。因为他们朝气蓬勃,思想开放有着一股锐意进取的精神。君可知五四运动最先的发起者就是大学生,他们接受着最前沿的思想,有着最为活跃的思辨,同时也有着前辈所没有的进取值精神。观今天下,舍我其谁,这才是年青人应该有的担当。百年前那群年轻人,他们有着这样一股豪气和担当,救广厦于倾危之际;我们如今生于太平之世,亦当有撑梁栋之志,为后来人广开盛世。
钱兰:百年前,一群热血青年们以捍卫国家主权为己任,以思想为武器,走上北京街头唤起了亿万国民爱国的热情,为风雨飘摇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生命和希望。榜样的力量至今依旧震撼人心,虽然今天我们社会青年们不用站在历史的风口浪尖上,但新的伟大时代赋予了我们新的伟大使命,我们应该积极做五四精神的继承者和弘扬者,肩负起应有的责任,更应该放眼广阔,胸怀远大理想,在祖国建设事业中书写壮丽青春!
方伟:落坡凤凰不如鸡,国弱注定被犬欺。100年前,巴黎和会辱我中华之尊严,五四运动促我国民之觉醒。但使中华青年在,不教列强划河山。是故梁启超有言,今日之责任,全在我少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青年不自强,则国家“春困秋乏,夏打盹”,结局便是“冬眠”了。幸哉我中国青年,举世皆黑,唯我渴白。乐哉我青年中国,天福永享,寿与天齐。铭记历史,不忘昨日的来处;纪念五四,认清奋斗的方向。青春气贯长虹,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陈红:一百年前的中国风云变幻,动荡不安,有一帮学生热血救国,敢为人先,他们用自己的力量打开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大门。
      一百年后的今天大国崛起,四方来贺,作为新中国的青年在经历大国向强国转变的重要历史时刻,我们要学习先辈们为广大人民起到先锋模范作用,传承不屈不挠、忧国忧民、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
张志阳:1919年的5月4日,为了驱逐黑暗、争取光明,为了祖国的独立和富强,一群意气风发的青年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最壮丽的青春之歌,绘就了一幅最宏伟的青春图画。如今,“五四”运动已作为光辉的一页载入了中华民族的史册。然而,“五四运动”绝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事件。它是一种精神,在这种精神里,有着青年人关注国家命运的责任和使命,有着青年人振兴民族大业的赤胆与忠心。
      转眼间百年将至,弘扬“五四”精神对于我们这些当代大学生而言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青年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勇于承担历史责任,是五四以来中国青年运动的光荣传统。我们今天要进一步发扬这一光荣传统,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当代青年的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赵伟杰:五四青年节源于中国1919年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39年,陕甘宁边区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规定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
      习大大在2013年五四青年节上面所提出: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在我们当今社会发展中,科学技术以及创新力已经成为了难以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当代大学生必须要坚定自身的学习信念,努力提升自己,使自己处于不断学习的进程中,永远对新鲜事物保持渴求和好奇,不断汲取新鲜知识,切忌固步自封,停滞不前。
高宇星:一百年前,五四运动,青年学子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开启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新的篇章。而“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在百年间也一次又一次激励着广大青年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青年力量。
      未来可期,大有作为。让我们以青春之我,投身创新中国的建设;以奋斗之我,投身新时代的建设。继续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复兴民族兮,誓作前锋。
缪煦扬:时光白驹过隙,静听时代的脉搏,五四精神的熊熊烈火仍在中国一代代青年的心中燃烧。中国青年踏着时代的鼓点、紧追着时代的步伐、昂首向前、英雄倍出。昨天的雷锋、李向群;今天的邵云环、许心虎,他们都是怀着对祖国、对人民的爱,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不正是五四精神在新时期的具体体现吗?
      青春因绽放才会更加美丽。为创造美好的明天,让我们使出无限的勇气和力量继续加油!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杨勇:1919年的时代是绝望的时代,列强欺凌、主权受辱,国耻历历在目,强权之下“弱国无外交”显得淋漓尽致;1919年的时代是救赎的时代,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国人同仇敌忾,不畏强权的爱国斗争从“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沧桑巨变、回眸百年。变得是时代,不变的是真理、是青春、是爱国的满腔热血。我们正值青春的青年,应秉承五四精神,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石志刚:我们迎来了“五四”运动纪念日。伟大的五四精神激励着代代革命青年强烈的爱国热情,今天同样也激励着我们为建设伟大祖国而奋斗。“五四”运动所取得的辉煌胜利和爱国精神永不磨灭。弘扬伟大的五四精神,我们就要做出实际行动。毛主席对青年人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还是你们的。他还说你们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青年人是朝气蓬勃的正如初升的太阳。让我们学习多方面的知识,在自己岗位上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尽职尽责,才能不辱时代所赋子的使命。年轻的朋友们,让我们在党的领导下,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勤奋工作,努力进取,把我们的国家建设的更加美好。
陈海燕:今年是伟大的五四运动100周年, “五四精神”影响近现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激励了一批批爱国青年奋勇前进。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这一精神核心仍然适用于当代社会,信息化时代,国外文化的强烈冲击下,当代青年所面对的困难更加繁杂,我们应该时刻铭记学习“五四精神”,以自身的知识去担负起社会的发展的责任。
沈迪:青年褪去了年少的懵懂,迎着朝气蓬勃的势头,在磨练中逐渐成熟。青年一代的命运关乎着整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命运。我们奋斗在各个岗位的第一线,正是这样日复一日的辛勤耕耘,才让社会这个庞大的机器得以稳定地运作。青年一代的思想关乎着国家的精神。作为青年,我们身上肩负着传承中华文化的使命,在历史长河中,也唯有不忘初心,一个国家的灵魂才能永远延续。
卢虹宇:一百年前,满腔热血的青年们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爱国运动。一百年后的今天,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我们茁壮成长,时刻铭记爱国精神,继续传承着五四精神。愿新时代的新青年继续不断学习创新,不断成长,用奋斗的青春捍卫祖国的尊严。
吴荻: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作为导火索,直接引发了五四运动的爆发,这一场由中国青年学生发起的爱国运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压力,最终迫使中国代表没有出席巴黎和会的签字仪式,在历史上,这场运动被定义为是一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它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时至今日,在五四运动一百周年来临之际,作为当代的青年大学生,我们应当将这份爱国精神,情怀好好的传递下去,尽管我们生在一个和平的年代,我们不能忘记这一段历史,更应跨过时间的长河,去感受先辈们的热血、激情,去传承这份力量,将祖国的繁荣昌盛视为己任,带着这份意志向着遥远的未来前进!
伦志宜:“青春是生命的春天。”这是雨果笔下对青春的释义。在我们民族我们国家患难的危急时刻,正是一群有志青年,用他们不屈不挠的英勇,带给了那个时代一个春天,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而在中国逐渐走向国富民强的今天,青年人更应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弘扬五四精神,带给身边的人乃至社会昂扬向上的正能量,用朝气谱写明亮的青春之歌。
张作彬:1919年5月4日,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在中国大地上被一群热血青年用生命谱写出来,为我们驱逐了黑暗,争取了光明。如今五四运动已作为光辉的一页,载入了中华民族的史册。作为五四运动的核心与动力,民主和科学指引着我们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作为学生,我们要发扬民主,让我们的国家和谐有序,健康发展;我们要崇尚科学,指引着我们伟大的祖国找到真正的发展与创新之路。
陈宗宝:壮志在我,青年强国。新一代的青年,当有博览群书的底气,敢于攻坚的硬气,报效祖国的志气,面对现实的勇气。当今之世界,早已经是一个无科技不强国的“硬力”时代。国家要想兴旺,要想在世界驻足,必须要发展科技,而发展科技之重任当在我青年。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是强国的中坚,是创新的源泉。我青年定当努力奋斗,以助强国之梦,使其早日实现。
何卓洋:历史长河大浪淘沙,送走多少岁月;时代画卷波澜壮阔,记载无数英杰。忆往昔,按卷沉思,竟难忘那燕园的红墙;竟难忘那十月的思潮;竟难忘“还我青岛,还我中华”的竞相奔走,击博耳鼓的阵阵呼声。而今天,正值五四运动100周年,作为青年的我们应该大力弘扬五四精神,将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将个人的追求融入民族的共同理想,成为一个信仰坚定的爱国者,一个敢为人先的创新者,一个文明风尚的引领者,一个艰苦奋斗的建设者,为爱国主义注入新的内涵,为五四精神打上时代的印记。
徐杰: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舍我其谁,为民族尊严不受践踏而义愤填膺,直上总督府,严惩卖国贼。继而游行示威,奔走呼号,发出那个时代的最强音。光阴荏苒,这份责任已经传递给了新时代的青年们。
习主席说:“少年强,青年强则中国强”。我们是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力军,是新时代的舵手。我们就是要用这份自豪与自信,以先辈为榜样,责无旁贷的投入新时代的建设中。我之属国,毕生之幸;国之有我,朝气蓬勃。
王宣人:1919年5月4日,一场在北京和上海等地由学生、工人们主导的反帝反封建爱国主义运动开启了中国新民民主主义时代。100年后,中国已经步入了和平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以及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新时代。但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积极创新和探索科学的五四精神永不过时,新时代的少年、青年尤其应当学习和发扬五四精神。我们以100年的学长学姐们为榜样,坚定热爱祖国,忠于党的领导,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认真学习,做好社会主义接班人。
方旭:国之未来者,皆在青年。青年者,具磨器铸剑之血气,备开拓创造之锐利,堪悍然追梦之使命。夫有青年强则国强,国强则民族安康,则成煌煌华夏传承之千古;今我辈青年,逢承平之盛世,泽百年之契遇,当扬我之自信,立所及之功勋。抖擞精神,奋勇前击。翘首横眉望山峰,波云诡谲仍从容,我有壮志青云上,大步朝天跃苍穹。
曾倩:常说“无知者无畏”,一件事情在不清楚它到底有多难时,人们往往能够做得更好。但是100年前,一群受到教育的青年在明知山有虎时,带头保卫民族独立与争取民主自由。他们无知吗?不,他们是接受教育的高校学子,在明知艰苦的情况下展现坚强意志,游行示威引领全民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有知却无畏,这就是肩负起国家未来的中国青年的样子。
谢辉:“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这是鲁迅先生在中国最黑暗的时候,对青年的期望。现如今,国家在蓬勃发展,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强,中国的大国气度,更应该由年轻人来承担。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万里晴空之下,用自己的行动,驱散那隐藏的阴霾,为了美丽祖国而奋斗。
罗梦好:百年之前,无数学子振臂一呼,为保全祖国而争相奔走呼吁更多的人抵抗,用自己滚烫的鲜血书写着宁死不屈。而百年后我们的辛福美满生活正是得益于先烈们的牺牲,因此我们更应该弘扬五四精神,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做出无愧于时代的青春选择。
张宏民:百年前的那个五月,
        战争的硝烟飘来险恶的味道,
        所谓的“合约”奏响着旷世哀乐。
        一群学生、青年、爱国的义士,
        一马当先,奋勇向前,
        用行动向软弱的旧政府抗议,
        用志气向邪恶帝国势力示威。
        百年中一个又一个五月,
        百年后又迎来春光灿烂的五月,
        那个属于中国青年的五月,
        让无数个五月属于中国青年。
        如今的五月是天伦之乐的五月,
        是书声朗朗的五月,
        是昂首挺胸,青年强国更强的五月。
赵军超:1919年,巴黎和会的失败,成了五四运动的导火索。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枪响,为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全国的爱国青年开始觉醒,无数的学生、工人、青年知识分子,在当时的思潮下走上了爱国觉醒的道路。
      时隔100年,五四精神不仅仅给当时的中国青年带去了新的思想与新希望,也影响着现代的青年。五四精神的核心在当代,就是爱国主义情怀,以国家需求、社会发展为重。不忘五四,勿忘国耻,为国奉献。
笪良军:五四运动已经百载,五四精神今在何方?
      百年之前,为了中国的兴衰存亡,中国学生,中华儿女,自主的发起五四爱国运动,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请愿,罢学,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此开始。百年之后,在这国际形式急剧动荡,社会形式日益浮躁的新时代,新一代青年,被称为垮掉一代的90后,应如何面对?固守己心,做好自己,是根本;着眼世界,脚踏实地,是方向。我们当用实际行动去证明,五四的精神,仍在90的青年心中激荡,并将在整个社会绽放。
董方姝: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少年智则过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正如梁启超先生说的,年轻人永远是国家的未来。一个人只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有一颗爱国之心,就什么事情都能解决,什么苦楚,什么冤屈都受的了了。作为国家的新青年,在新时代的中国必将发光发热。
巩昌之:五四运动至今已百年,其五四精神仍需传承。百年前的青年,以天下为己任,民族大义常在心头;有所为而无所畏,有爱国之心而担国之大任,令人钦佩。青年,为中国人中的精英,今时今日,读书已成大多数青年的必经之路,在高等教育的武装过后,让我们用努力奋斗和顽强拼搏的态度,将自己的一身本事施展于社会,报效于祖国,用拼搏的青春来填充闪光的人生吧!
刘泓:两年前,我怀着对专业的憧憬和对科学的敬仰来到了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两年后,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校训不断在脑海中扎根,今年是五四运动一百周年,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更作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一名学子,我眼中的青春是充满活力、为理想不懈地奋斗,是在实验室中一点一滴的汗水挥洒,是在电脑桌前一字一句的细细斟酌。肩负时代责任,高扬理想风帆,争做六有青年,一步一个脚印,做满怀激情和理想的追梦者,更做昂扬奋斗和奉献的圆梦人。
梅玮:1919年,一战方才结束,战胜国列强没有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归还同为战胜国的中国,而是转让给了日本。全国上下一片愤慨,北京学生上街抗议。“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被打出。在学生运动、工人罢工的压力下,最终中国代表没有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另外,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重合,为国人带来了“德先生”、“赛先生”和马克思主义等先进思想。
      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固然与那个年代相距百年,但其精神时至今日仍在鼓舞着我们、指引着我们。我们要摆脱冷气,关心国家大事,有一分光,发一分热,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科学民主是我们的追求、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信念。我们要争当四有青年,学成文武艺,报效13亿中华人民。
肖玉玲:随着时代的发展,青年的思想文化水平都不断提高,社会竞争更加激烈,青年人的职业选择也更多,尤其对于高学历青年学生来说,在年龄相对不小的时候,还要继续求学,面对着社会诸多的诱惑以及学业上的压力,更是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青年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力量的中流砥柱,更加需要带着责任砥砺前行。
陈旭恒: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面对列强,北京三所高校的三千多名学生再也无法沉默。纪念五四,绝不仅仅是歌颂青春。我们歌唱五月的花海,鼓励青年人们更加开放自由,挥洒汗水与活力,但这些并不是“五四”最深沉的内核。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生产资源的敛取,腐朽北洋政府政府卖国求荣的傀儡政府行为,长期以来存在的阶级矛盾,以及新民主思想的传播等等共同导致了五四运动的爆发。五四运动开启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英雄开始涌现。三十年的流血奋斗,七十年的艰苦创业,五四的精神一步一步陪伴着建设者们走到了今天,走到了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开始登上舞台的时刻。
      二零一九年五月四日,面对曾经的先驱,我们新的一代能否接过旗帜?
孙东旭:今年是五四运动一百周年,近代中国的大门被列强用大炮轰开,一个个不平等条约诞生,在1919年战胜国居然要接受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于是,近百年的民族情绪在五月四日爆发。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反抗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的人民民主革命。今天,五四精神依旧流传,我们这代青年人,生逢其时,但也重任在肩,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少年强则中国强!愿每一个青年都志存高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魏世博:百年前,为了驱逐黑暗,恢复光明,一群勇敢的青年站了出来。他们用满腔的热血和宝贵的生命为华夏民族的独立和复兴,贡献了宝贵的力量,谱写了一曲爱与希望的青春赞歌。
百年前的五四运动向世人们展示了青年所具有的庞大的力量,也向后世的我们深刻揭示着,青年才是祖国的希望。所谓“少年强则国强”,身为这个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面,用科学的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添砖加瓦。
纪聪聪: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起点。今天,在五四运动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指引下,努力做好科研学习,为祖国的富强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心中时刻铭记五四精神,激励自己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胡杨慧:100年前,五四运动打开了我国新民主主义的大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00年后的今天,我们当代青年面临着不同的历史机遇与挑战,我们大学生更应该与时俱进,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知识分子大军中的一员,我们更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努力学习,刻苦专研,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