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科学院“一带一路”暨发展中国家科技培训班“火安全工程材料设计与评价方法”在实验室顺利举办

时间:2025-10-28

 

20251012日至26日,由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资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主办的2025一带一路暨发展中国家科技培训班火安全工程材料设计与评价方法在安徽省合肥市顺利举办并圆满结束。来自俄罗斯、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白俄罗斯、波兰、斯洛文尼亚、埃及、泰国、越南、加纳等一带一路沿线14个国家的25名火安全工程材料及相关研究领域的优秀科研人员参加为期两周的培训活动。  

培训班开幕式合影

本次培训于20251013日举行开班仪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部王晨副部长和火灾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刘乃安主任分别代表学校、实验室为培训班开班仪式致辞。本次培训班负责人、火灾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胡源研究员主持了开幕式。培训内容分四部分:一是技术方法理论基础,讲授火安全工程材料设计的基本原理及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锂电池、苯并噁嗪树脂中的应用;二是火安全工程材料表征技术,现场了解常用仪器及其操作流程;三是观摩学习,考察参观火灾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会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火安全工程材料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研究领域及设备情况;四是头脑风暴,每位学员结合自身实际,探讨在火安全工程材料领域合作研究和未来展望。  

参观科研机构和企业

 

参会学员头脑风暴

本次培训班邀请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朱纪欣特任教授、余彬特任教授、侯雁北特任教授、邢伟义副教授、汪碧波副教授、王鑫副研究员、胡伟兆副研究员、阚永春副研究员进行现场报告授课。同时,还邀请了来自德国Fraunhofer Institute for Structural Durability and System ReliabilityManfred Döring教授、德国Federal Institute for Materials Research and Testing (BAM)Tim-Patrick Fellinger 博士、英国University of Greater ManchesterBaljinder Kandola教授、阿根廷N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 LitoralMarisa Sponton教授、中国香港理工大学的费宾教授开展了精彩的学术讲座。

 

现场授课及交流讨论

20251025日,本次培训班举行闭幕仪式,胡源研究员总结了为期两周的培训,并向培训人员颁发结业证书,祝贺“火安全工程材料设计与评价方法”培训班成功举办并圆满结束,期待未来同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开展更多的合作研究、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工作。


培训班闭幕式合影

本次培训班是继2023年“一带一路”暨发展中国家科技培训班“火安全工程材料设计与评价方法”成功举办后,在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持续资助,由火灾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主办的第二届发展中国家科技培训班。通过本次培训班的成功举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青年研究人员学习了火安全工程材料的设计及制备方法,掌握了火安全工程材料相关仪器的操作方法,探讨了一带一路地区火安全工程材料研究领域的合作前景。本次培训班的重要意义在于为与我国有良好合作的“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培养火安全工程材料领域的科技队伍,向“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推介我国的火安全工程材料研究成果,进一步拓展和加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实现与“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的科学技术共同进步。

 (供稿:安全工程材料与装备团队      编辑:王鑫        审核:纪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