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0日上午,为期两天的科技活动周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拉开帷幕。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一直是最受关注的参观地点,吸引了约8000名中小学生和市民前来参观。
为保证人数众多的参观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火灾实验室科普中心工作人员们在五月初便投入到了紧张有序的筹备工作中——招募志愿者并进行培训,明确各自的岗位和职责。本次活动开放了大空间火灾试验厅、火旋风实验台、大型燃烧风洞实验台以及五层楼模型作为参观项目,通过展板、实验演示、现场解说、互动游戏和知识问答等多种形式,为公众奉上了一场妙趣横生的科普盛宴。
早上9点,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楼门前的参观者就排起了长队,只为一睹“火旋风”的风采。在众多开放参观项目中,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火旋风实验台了。在工作人员的讲解和操作下,演示实验开始了。只见油盘中心燃料先是被引燃产生小火苗,之后迅速升腾绽放,逐渐发展为高达十几米的旋转火焰,火越烧越旺,舞动的螺旋状火焰一时引来参观者不由自主地发出惊叹声。随着燃料即将耗尽,绚丽细长的火苗瞬间熄灭,大家纷纷拿出手机拍摄记录下这美妙的瞬间。许多家长表示,这是小朋友们第一次见到如此规模的火焰,近距离感受火旋风的神奇与威力,相信讲解员们普及的火灾安全知识同样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五层楼模型实验间,很多中小学生看到这个建筑模型都很好奇,志愿者为他们进行了生动而细致的讲解。一些市民表示,当火灾真正发生时如何逃生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很多小朋友纷纷抢答,“逃生时应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且匍匐前进”,获得了家长们的一致赞叹。科技活动周不仅为中小学生提供了近距离接触科技的机会,同时还向广大市民普及了火灾逃生知识,提高公众自救意识。
在互动区围满了前来参观的小朋友和家长,在工作人员的讲解和指导下,小朋友们纷纷动手积极参与这些科普中心精心设置的科普小实验:小型火旋风、水中取硬币、火山喷发、沸腾可乐、焰色反应、常见易燃品……一系列寓教于乐的科普趣味小实验使孩子们兴奋不已,更是表现出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许多市民表示,这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将科学性与趣味性结合,帮助公众树立了正确的消防安全观念,拉近了科学和普通市民的距离。
尽管天气炎热,排队参观的人流热情不减,为了满足大家的参观需求并减短排队时间,科普中心灵活调整实验演示的频率,从而保证公众尽快顺利地进行参观。活动期间,活跃在各个岗位的志愿者给广大参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尽职尽责,热情服务,充分展示了科大学子良好的精神风貌,赢得了参观者的交口称赞。
此次科技活动周火灾实验室的参观活动由科普中心承办,在岗位职责明确、突发情况应对等方面进行了精心组织,确保了本届科技活动周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