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轮通知更新了各主题邀请报告、会议酒店、会议注册费、参会回执等。
为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聚焦消防领域关键共性技术突破,中国消防协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和热安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安徽),联合于2025年11月7日至9日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第一届消防科技前沿国际研讨会。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国消防协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
热安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安徽)
承办单位:
中国消防协会科普教育工作委员会
福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智慧安全与应急技术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
合肥科大立安安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广东瑞霖特种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湖南建管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支持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消防科学与技术》
二、会议组织委员会
(一)会议主席:
范维澄 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袁 亮 安徽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周允基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校长特聘顾问兼航空安全首席教授、香港理工大学教授,香港工程院院士
吴明红 福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Jennifer X. Wen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Surrey, UK, Fellowship of the Roy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
(二)会议副主席:
邓 军 西安科技大学校长,教授
黄晓家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
鲁志宝 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党委副书记、所长,研究员
陆 强 应急管理部沈阳消防研究所党委副书记、所长,高级工程师
刘 程 应急管理部四川消防研究所党委副书记、所长,研究员
王 凯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
张亚雷 福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
朱霁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党委书记、副主任,教授级高工
房玉东 应急管理部大数据中心副主任,教授级高工
王恩元 中国矿业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双一流”学科群首席科学家,教授
周晓猛 中国民航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
李思成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防火工程学院院长,教授
李开源 武汉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高 伟 大连理工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教授
周卓伦 香港城市大学,副教授
Yi Wang Staff Vice President, FM Global, USA
Leon Wang Professor, Concordia University, Canada
(三)学术委员会:
主席:
刘乃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员
宋卫国 热安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徐开钦 福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执行院长,教授
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王云刚、王静虹、王燕、毛少华、丛海勇、石晶、朱江、刘全义、刘晓平、刘筱璐、江赛华、阳东、李开源、李思成、李森、杨光、杨玲、杨慎林、肖泽南、吴学政、吴建松、陈南、何瑾、邱培芳、宋文琦、张村峰、张昊、张国维、张佳庆、张春华、张靖岩、陆凯华、罗宏森、周汝、周克清、周亮、郑兰芳、胡伟兆、胡相明、钟委、段君瑞、施永乾、姚勇征、徐晓楠、秦文岸、晁江坤、高子鹤、高伟、郭进、郭耸、涂然、陶常法、黄冬梅、曹卫国、康建宏、彭伟、韩海云、鲁义、翟小伟
各主题及主席:
(1)火灾动力学:雷佼(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子鹤(郑州大学)
(2)铁路隧道火灾防控及疏散:马伟斌(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郑如军(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范传刚(中南大学)
(3)高层建筑火灾防控:陆兆勇(广东瑞霖特种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周卓伦(香港城市大学)、唐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曼(华侨大学)
(4)既有建筑改造利用消防安全:贺海军(湖南建管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王宗存(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吴军(合肥科大立安安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5)航空火灾安全论坛:周晓猛(中国民航大学)、王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6)森林火灾防控:杨光(东北林业大学)、方克艳(福建师范大学)、赵凤君(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郭福涛(福建农林大学)、张启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7)火灾调查:李阳(中国人民警察大学)、李长征(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胡皓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8)人工智能赋能火灾防控:王大鹏(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李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9)新能源火灾防控:田华军(华北电力大学)、王静虹(南京工业大学)、赵金龙(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鲁宁(重庆科技大学)、杨倚天(应急管理部国家安全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10)青年科学家论坛:马砺(西安科技大学)、姚浩伟(郑州轻工业大学)、谭甜甜(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11)海峡两岸专家学者论坛:苏崇辉(台湾高雄科技大学)、刘特斌(香港城市大学)、金汉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黄鑫炎(香港理工大学)、刘春祥(福州大学)
(12)综合性主题:阳东(重庆大学)、朱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葛樊亮(福州大学)
(13)研究生论坛:涂然(华侨大学)、居晓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晓雪(集美大学)、李春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四)执行副主席:
纪 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
阳富强 福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
(五)秘书长:胡皓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黄萍(福州大学)、余龙星(福州大学)、段君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三、会议论文
1、征稿要求(可投论文摘要或论文全文)
(1)论文内容为消防前沿科技相关理论、方法、技术、装备等;
(2)语言:中文/英文;
(3)论文摘要200-400字;论文全文篇幅3-6页,不超过6000字,论文未在国内外刊物或会议上发表或宣读;
(4)论文格式要求详情请见附件1“论文模板”;
(5)投稿文件名为:征稿专题名称-单位-通信作者姓名《论文题目》,例:高层建筑火灾防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三《建筑火灾》;
(6)优秀论文将推荐到《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或《消防科学与技术》发表,参与会议交流的论文也可另投至其他学术期刊;
(7)投稿邮箱:erctst@ustc.edu.cn。
2、优秀论文评选
本次会议将评选优秀论文(均需投稿论文全文),请有意参评的作者在参会回执中注明,并在投稿全文时提供原创性声明(见附件2)。会议将为优秀论文颁发“第一届消防科技前沿国际研讨会优秀论文”证书,并择优在《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消防科学与技术》等核心期刊发表。
四、会议日程、地点及参会对象
1、会议日程(会议程序由大会特邀报告、主题邀请报告、各主题口头报告等构成)
时间 | 会议程序 | |
2025.11.7 | 9:00-21:00 | 会议报到 |
2025.11.8 | 8:30-9:00 | 开幕式 |
9:00-12:00 | 大会特邀报告 | |
14:00-18:00 | 主题邀请报告、口头报告 | |
2025.11.9 | 8:30-12:00 | 主题邀请报告、口头报告 |
14:00-17:30 | 参观 |
2、已经确定的大会特邀报告和主题邀请报告如下:
大会特邀报告 |
1、范维澄,清华大学,中国 2、周允基,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香港理工大学,中国 3、袁 亮,安徽理工大学,中国 4、Yi Wang,FM Global,USA 5、Albert Simeoni,Worcester Polytechnic Institute,USA 6、Valerio Cozzani,University of Bologna, Italy |
主题邀请报告 |
主题1:火灾动力学 |
1、沈晓波,华东理工大学,极低温氢气火焰行为与动力学机制 2、赵金龙,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储罐火灾动力学机理与关键参数表征 3、姚 卫,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基于动态分区概念的超声速燃烧大涡模拟 4、居晓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城市地下空间火灾动力学研究进展与挑战 5、高子鹤,郑州大学,Froude模型在缩尺寸隧道火灾火焰蔓延和顶棚温度特性的验证 |
主题2:铁路隧道火灾防控及疏散 |
1、郑如军,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安监局,铁路消防安全总体发展态势 2、马伟斌,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铁路山岭隧道防灾疏散救援技术突破 3、田四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铁道部工程设计鉴定中心,铁路隧道工程防灾救援总体设计创新 4、刘 楠,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高铁基础设施段,高铁隧道运维期防灾疏散救援创新技术 5、宋超业,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隧道设计分公司,铁路水下隧道防灾疏散救援技术进展及发展趋势 6、王艳辉,中国应急管理学会轨道交通应急管理工作委员会、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应急安全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7、赵维刚,石家庄铁道大学应急管理学院,高原隧道突发事件应急资源鲁棒调度与协同救援技术 8、王志伟,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长大铁路隧道消防技术现状及技术创新 |
主题3:高层建筑火灾防控 |
1、张晓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腔室火灾动力学研究进展与挑战 2、李 也,北京玮航科技有限公司,航空灭火装备革新:理念、技术与场景实践 3、陆兆勇,广东瑞霖特种设备制造有限公司,高层建筑无人机灭火技术 4、纪任鑫,中国消防救援学院,无人机集群快速灭火技术研究 5、张万民,河南省猎鹰消防科技有限公司,无人机高层建筑灭火救援技术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6、刘新林,北京卓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高烈度环境下超大载重系留无人机空中灭火平台 |
主题4:既有建筑改造利用消防安全 |
1、李 昂,住建部消防标准化委员会,既有建筑改造防火技术措施介绍 2、王宗存,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既有建筑改造标准 3、贺海军,湖南建管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通过改造全面提升既有筑消防安全韧性保障水平系统化路径 |
主题5:航空火灾安全论坛 |
1、周晓猛,中国民航大学,民用飞机火灾预防及机上应急处置策略研究 2、刘全义,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民航机场典型火灾特性及防控关键技术研究 3、王 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飞机高温热表面油料泄漏引燃机理与特性研究 |
主题6:森林火灾防控 |
1、方克艳,福建师范大学,全球森林火灾年际变率随着ENSO变率的加强而增强 2、郭福涛,福建农林大学,北美林火应急管理体系 3、崔兴雷,四川农业大学,植物燃烧性研究对森林草原防火的意义 4、张 志,应急管理部大数据中心,新形势下森林消防地空协同智能平台的技术实现 5、杨 光,东北林业大学,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森林火线识别和监测 |
主题7:火灾调查 |
1、刘术军,应急管理部沈阳消防研究所,吸烟火灾物证鉴定技术及装备 2、宗若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典型气体灭火剂的高温毒性产物分析 3、王淮斌,中国人民警察大学,锂离子电池火灾事故深度调查及前沿应用 4、李 阳,中国人民警察大学,由典型火灾案事件调查中看痕迹研究发展方向 5、李长征,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家电制冷剂泄漏火灾危险性研究 |
主题8:人工智能赋能火灾防控 |
1、王大鹏,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防火研究所,人工智能技术在消防领域的应用探索 2、张文强,复旦大学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火灾救援场景下的具身智能 3、秦绪坤,北京广监云科技有限公司,人工智能大模型赋能基层消防安全管理的实践与突破 |
主题9:新能源火灾防控 |
1、王静虹,南京工业大学,锂离子电池储运火灾风险评估模型及安全策略研究 |
主题10:青年科学家论坛 |
1、周 汝,江苏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环境风作用下竖井型自然通风隧道火灾烟气及温度分布特征 2、陆凯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船舶竖井结构下的受限空间火灾行为及其动力学机制 3、高 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森林火灾中线性火焰的行为演变及其燃烧机制 |
主题11:海峡两岸专家学者论坛 |
1、苏崇辉,高雄科技大学环境安全卫生工程系,固定式水雾系统设置下公路隧道排烟系统年度性能验证研究 2、刘特斌,香港城市大学创新学院/建筑学及土木工程学系,具有更高耐火性的天然纤维复合材料 3、黄泓升,安策性能设计有限公司/台湾科技大学建筑系,台湾高层建筑性能化设计审查机制与工程实践研究─以实务案例为基础 4、周卓伦,香港城市大学建筑学及土木工程学系,超高层大厦的人工智能消防工程设计 5、江黎明,香港理工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学系,基于主动开启和条带设计的现代大空间建筑火灾抑制方法研究 6、王煊丞,嘉南药理大学公共安全及消防系,特殊造型挑高空间烟控系统之性能分析与优化研究 7、徐睦渊,台南市消防安全技术发展协会,高龄者照护机构火灾自动报警与应急通讯系统之设计与实践 |
主题12:综合性主题 |
1、马 砺,西安科技大学,电气火灾早期征兆监测预警技术研究 2、罗艾民,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化工园区消防规划核心要素分析 3、刘 畅,国网电力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电网设施山火风险应对基础科学问题和大型试验研究 4、王 涛,明光浩淼安防科技股份公司,工业灭火救援消防车辆装备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主题13:研究生论坛(已确定的口头报告) |
1、卜蓉伟,长沙理工大学,固体可燃物火蔓延研究体会与研究生科研发展建议(邀请) 2、陈湛文,武汉理工大学,基于大尺度双量热系统的锂电池(组)热失控气体能焓特性及喷射火行为 3、王鑫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多层夹芯结构硬质聚氨酯泡沫热解着火特性及数值模拟研究 4、闫文豪,郑州大学,隧道截面高度对火灾温度分布和火焰扩展长度的实验研究 5、徐华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凹型竖向结构下的火羽流特性行为研究 |
3、会议地点:福州仓山凯悦酒店(中国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花溪南路46号)
4、参会对象:欢迎国内外研究机构、高校、政府部门、设计院所、咨询机构、企业等单位专家、学者投稿、参会。
五、重要日期
1、投稿截止:2025年10月15日(若不参评优秀论文可只投摘要)
2、会议录用通知:2025年10月20日前
六、会议注册费缴纳及相关信息
(1)参会代表会议注册费
注册类型 | 注册费 | |
2025/10/15之前(含) | 2025/10/15之后 | |
在读学生 | 1100元 | 1600元 |
中国消防协会科普委委员 | 1300元 | 1900元 |
专家学者 | 1500元 | 2200元 |
注册费包括会务费、会议资料费,不含住宿费、交通费和论文推荐到期刊发表的版面费。
(2)会议注册费缴费汇款信息
1) 付款方式1:银行转账
汇款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开户银行:中国银行合肥蜀山支行营业部
账 号:184203468850
特别提醒:转账时请在留言栏标注“25KJ+单位名称+汇款人姓名”,并将转账凭证上传至会议回执(若同一笔汇款包含多人,请注明所有人名)。
2)付款方式2:二维码付款
(3)发票
会议结束后,将统一开具电子普通发票并通过电子邮件(回执信息填报时提供)发送。
本次会议发票项目统一为:会议费。
(4)会议住宿
由于本次会议参会人员多,酒店房间数量有限,请参会代表务必提前预订,房间将按照“先到先得”原则分配。大会组委会精选以下酒店供您选择,具体如下:
•福州仓山凯悦酒店(会场所在酒店)
酒店价格:江景大床房480元/间/天;江景双床房480元/间/天;标准大床房380元/间/天
酒店地址: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花溪南路46号
预订方式:扫码预订酒店
•福州奥体梅园酒店(距会议酒店1.5公里,将安排大巴往返会场)
酒店价格:大床/标间350元/间/天
酒店地址: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盘屿路3号
预订方式:扫码预订酒店
七、参会回执
请于10月15日前扫码填写参会回执并提交,回执链接https://www.wjx.cn/vm/PXqmkkr.aspx#
(参会回执二维码)
八、会议秘书处
联系人:刘洋、汪晓磊
电 话:0551-63606025
邮 箱:erctst@ustc.edu.cn
通讯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黄山路443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区特种楼611,邮编230027
附件: